/Hnanowadame/ - 黑黑的小房間

當我個版

Posting mode: Reply

Check to confirm you're not a robot
Name
Email
Subject
Comment
Password
Drawing x size canvas
File(s)

Board Rules

Max file size: 350.00 MB

Max files: 5

Max message length: 4096

Manage Board | Moderate Thread

Return | Magrathea | Catalog | Bottom


若有刪文需求請到這裡回報
https://endchan.org/hatanotest/res/8.html
R18圖片請使用spoiler功能 擦邊球圖片則盡量使用 不強制要求

Expand All Images


(499.84 KB 2000x2000 IMG_4871.jpeg)
(181.33 KB 2000x1333 IMG_4872.jpeg)
路過的小點心 01/11/2024 (Thu) 01:33 [Preview] No. 2850
最近發現了這個東西…
它是我小時候的夢想啊!


a 01/11/2024 (Thu) 01:37 [Preview] No.2851 del
(1.67 MB 2480x2800 94062044_p0.jpg)
那steam deck呢?


租客 01/11/2024 (Thu) 03:00 [Preview] No.2853 del
到底賣點是便攜
真的會有人再買一套鍵盤跟滑鼠放公司嗎


01/11/2024 (Thu) 05:23 [Preview] No.2855 del
(189.26 KB 850x1351 IMG_9959.jpeg)
>>2850
>>2851
在理論上,Rog Ally會比Steam Deck好,
硬體規格上除了電池一樣之外都是Rog ally完勝,
但現實是Steam Deck比Rog Ally好。

為什麼會發生這種事情,
首先Steam Deck是2021的產物,
作為2023後出者的Rog Ally在硬體上是不能輸,不然會影響賣相,
因為是用現時掌機型電腦技術還不足夠的狀況下,
強行使用了更高階的硬體,導致硬體與軟體之間適性很差。

假如說運行遊戲Steam Deck可以運用到自己100%性能的話,
Rog Ally就只有自己的80-90%的性能,
硬體與軟體之間相容性不夠好,
再加上os 不像Steam Deck專為遊戲而設,
倒退到跟Steam Deck差不多的性能,
只比Steam Deck高一點點,
但這一點點性能值得嗎?
不值得,跑得爛的遊戲依舊超爛。

Rog Ally還有很多缺點,
像是很容易過熱效能下降,
SD卡還很近散熱的位置,
導致SD卡很容易燙到損壞。
硬體規格比人強,
消耗電量自然更大,
卻沒有換容量更好的電池,
不插線玩個一小時電量就見底了。

有人可能會覺得,
Rog Ally可以用Win11更方便,
可是Steam Deck也可以裝Win11,
還能保留原有的Steam os以雙系統形式使用。

Rog Ally基本上是輸得很徹底,
比Steam Deck貴50美元,體驗卻沒有說比較好。
要是想要更好的掌電體驗,
或許要等Steam Deck2。


路過的小點心 01/11/2024 (Thu) 05:53 [Preview] No.2856 del
(173.70 KB 850x1206 IMG_4875.jpeg)
>>2851
>>2855
藿藿介紹過的部分我就不復述啦
我主要是想隨手玩一些Linux玩不了的小遊戲 還有一些Windows的原生功能
所以Steam OS(對我而言)沒有什麼優勢
而且Ally比Steam Deck輕 也稍微小一點
我的手小拿起來更舒服一點

>>2853
如果要用鍵鼠的話 我會選Surface Pro


a 01/11/2024 (Thu) 07:48 [Preview] No.2858 del
(679.71 KB 723x472 101471908_p0.jpg)
一代還在小白鼠階段吧 應該等二代更成熟一點解決很多一代發現的缺點會更好
不過對灰王來說這個東西的價格應該完全沒壓力
買來當過渡時期的玩具也完全沒問題
所以灰王覺得滿意就是滿分的產品了
買買買買買買


應星 01/11/2024 (Thu) 16:04 [Preview] No.2869 del
我總覺得下一次換電腦的時候就換成這種東西了,
但品質就仍要觀望一下就是了,
就如同上面說的是新玩意,很多設計都還在試水溫階段,
要能夠有良好體驗的話可能還需再等等。

目前使用中的電腦也是筆電接螢幕、鍵鼠使用的。


01/11/2024 (Thu) 16:32 [Preview] No.2870 del
(125.36 KB 850x601 磨刀藿藿1.jpg)
>>2869
我有再查了一下Steam Deck2的資料,
短期內不可能有太突破性的發展了,
至少1-2年內遊戲掌電不太可能會有,
賣了三百萬台以上並且手持資源最多的Steam,
也只是說下次主要改進螢幕和電池續航力,
硬體只會有少量提升不要太期待。

遊戲掌電的主要對象是買不起高性能筆電的人,
或是連普通電腦也買不起的人,
為了壓縮成本以低價出售,
真的不要期待這一塊的進化得太快。


應星 01/11/2024 (Thu) 16:43 [Preview] No.2872 del
>>2870
SD剛出的時候不是一堆人(YTer)在吹說有多強,外接螢幕多好用之類的嗎?果然還是收錢的吧
>高性能筆電
所以用高性能筆電來外接一堆硬體的玩法是現在的主流嗎?
還是仍然是那種大機箱水冷LED炫泡電腦?


01/11/2024 (Thu) 17:06 [Preview] No.2874 del
(191.90 KB 850x1273 IMG_9966.jpeg)
>>2872
電腦這種東西應該以價錢分區作比較,
他們吹的是在這個價位裡Steam Deck真的很強,
同時也是事實,它滿足了很多買不起電腦的人。

會提到貴價的高性能筆電,
只是因為他們都是可以方便攜帶出外使用,
跟外接沒關係,而且便宜的筆電是智商稅。


d 01/11/2024 (Thu) 21:23 [Preview] No.2877 del
>我的手小拿起來更舒服一點
小島灰,那你目前最需要可能不是那台月光寶盒,
而是形影不離的3C裝置支架!
而且不用做功課都知道沒有比我下跌更合適的選擇,就像你選擇了蘋果一樣,
這麼貼地的工作總不能讓版主ㄌ王大人來做的對吧,
那就決定是我了哦!
這樣就能時不時地被看上一眼了耶~

>>2869
>目前使用中的電腦也是筆電接螢幕、鍵鼠使用的。
難怪你總是說原神是用PS5玩的。


應星 01/12/2024 (Fri) 11:35 [Preview] No.2887 del
>貴價的高性能筆電
是要到破十萬台幣那種頂級規格嗎?
感覺筆電買到高價位CP值略低?
>難怪你總是說原神是用PS5玩的。
其實我星鐵跟原神都是PS5玩,
但這兩款我的電腦其實也是順跑,
要雙開會用電腦開星鐵,
畢竟星鐵用鍵鼠操作比原神方便許多。
然後手機會開檔案,
這就是我的手遊作業之神模式。


01/12/2024 (Fri) 12:19 [Preview] No.2889 del
(83.33 KB 850x1052 磨刀藿藿2.jpg)
>>2887
高性能筆電CP值低,
便宜的筆電跑遊戲不順暢,
所以Steam Deck才能成功打響第一砲,
找到屬於自己的市場。


d 01/12/2024 (Fri) 20:34 [Preview] No.2900 del
(119.60 KB 675x900 FsHLDUsacAAZoki.jpg)
(14.52 KB 382x395 原又贏.png)
>>2887
>原神 星鐵 檔案
皆為手遊!
最近才剛找春蝶替我解惑這個話題,
首先分類一下,手機、TV掌機、PC,這分類我是根據巴哈姆特(附件2)
總之現在宅圈裡討論熱度較高的遊戲幾乎都是「手機」了對吧?
遊戲ㄈ物原本還停留在對「TV掌機」與「PC」的認知裡,
以為手遊更像是PC的OLG,
但原來手遊其實更著重於偏TV掌機的單機體驗,連線遊玩只是次要,
最明顯的差異是PC的OLG不用特地去做連線動作就能遇到其他玩家,登入本身就是一種連線了。


帝君 01/12/2024 (Fri) 20:44 [Preview] No.2901 del
>>2900
其實玩家交流的方式也不一樣了,
以前玩OLG就是所謂的一起組隊升級,
但現在則是什麼租借好友超強機體之類的,
或是炫耀抽卡。(X
而像是原神這種遊戲,
可以看做是一款大型的內置課金抽卡的單機遊戲,星鐵也是,
他們在遊戲內容上有著自己的主線,隨時間推進開放(像DLC),最後走向結局。

現在很多遊戲都偏向這個方向去製作,像是最近的幻想三國志:天元異事錄,他是屬於RPG,但也內置課金抽卡,最近更新的版本也迎來結局這樣。


帝君 01/12/2024 (Fri) 20:50 [Preview] No.2902 del
現在手遊間為了平衡,玩家能互相影響的要素很少,
(其實我覺得原神還算是影響多的哦
可以入他人大世界搜刮素材,幫打BOSS等等的,
甚至有帳號間素材資源的流通,
以近期手遊來說是很難得的,
而且原神還有一部分成就是必須連線組隊討罰BOSS才能達成
(當初跟布耶爾打過一陣子
所以在互動性方面來說,我認為原神是更接近OLG一點點的,
但就只有一點點,本質上還是單機動作遊戲內置課金抽卡。


帝君 01/12/2024 (Fri) 21:01 [Preview] No.2903 del
而且現在所謂「手遊」也不是真的就只是手機遊玩而已了,
近幾年已經趨向多平台(家機或PC
而能夠在手機上面使用的遊戲,則會被歸類為手遊。
但其實現在大部分都會多做一個PC平台使用,
就算沒有的話PC上也是有模擬器可以強行達成,
現在PC玩遊戲還是比較主流,操作方便,
手機平台可能現在就只是個輔助做一些簡單的操作
(舉例就是你能夠隨時消耗樹脂不爆掉


路過的小點心 01/13/2024 (Sat) 07:26 [Preview] No.2912 del
(2.25 MB 1150x1800 IMG_4894.png)
>>2858
左看右看感覺沒有特別貴
所以我買了!
買買買買

>>2869
我平時也是用MacBook Pro
但我的工作讓我離不開兩個超寬屏 所以沒有體現出任何筆電的優勢
我買這個完全就是讓自己有辦法躺在床上玩遊戲
或是出門時偷偷躲在廁所裡解每日


路過的小點心 01/13/2024 (Sat) 08:02 [Preview] No.2914 del
(279.42 KB 1600x1063 IMG_4895.jpeg)
>>2877
>形影不離的3C裝置支架
手機和筆電的支架我已經有了 還能拆下來當行動電源的
好用!
實際拿到手上之後真的非常輕 一開始還以為是少裝了什麼
是像我這樣的小手都能拿的很舒服的重量

>選擇了蘋果一樣
其實前幾代的蘋果對我來說都…有點重?
可能是因為Pro外殼是不鏽鋼的關係
Pro Max因為實在是太大了 本來就沒有考慮
15 Pro因為換成了鈦合金 重量輕多了
拿在手上很舒服 終於不用裸機了!


帝君 01/13/2024 (Sat) 08:10 [Preview] No.2915 del
>>2914
>15 Pro因為換成了鈦合金
想請問這是不是更適合裸機了?
就我所知鈦合金硬度很高,
日常生活除了摔機,是不會產生刮痕的。


路過的小點心 01/13/2024 (Sat) 08:16 [Preview] No.2916 del
(188.01 KB 850x1496 IMG_4896.jpeg)
>>2915
鈦合金其實比名字聽起來要來的軟很多
實際上並沒有比不鏽鋼耐刮多少
它的好處是在同樣大小的狀態下比不鏽鋼輕很多
而且不會像其他很輕的金屬(鋁)之類的那麼容易變形

當然像我這樣每年換機的裸不裸都一樣


帝君 01/13/2024 (Sat) 09:22 [Preview] No.2925 del
>>2916
apple watch曾經有想要買U級(鈦金屬)
來裸戴的,但是想想還是作罷了,
那個CP值太悲劇了,我不如多買AC+。


a 01/13/2024 (Sat) 11:15 [Preview] No.2928 del
MSI也要出掌雞了耶


d 01/13/2024 (Sat) 18:48 [Preview] No.2935 del
>>2914
小島灰,如果是能被你看上的配件,那我願意直接將該品牌納入為信仰之一!

我以前也是用P,去年首次大膽嘗試換了PM,本來也是擔憂會太大,
但是用了幾個月的感想是,天哪,難怪一直有它的一席之地跟市場,
以後我不會想再用回P了好嗎!
不過基於新機性能提升但電池卻沒有比較好的緣故,其實耗電誇張得令我有些無語,這點小失望,
可能真的要考慮重回那個出門要帶行動電源的時候了,
>手機和筆電的支架我已經有了 還能拆下來當行動電源 好用!
本以為是指那種磁吸卡包的大小,帶折疊設計能變成立架的行動電源,
不過既然能架住筆電應該就不是了吧?

>請問這是不是更適合裸機了?
這代鈦合金因為有增加弧形邊緣處理,
反而掉地上不像前幾代不鏽鋼直角邊框來得那麼吸收衝擊,
所以是更加不適合裸機使用哦!


帝君 01/13/2024 (Sat) 19:09 [Preview] No.2936 del
>>2935
近年最優還是13pro了,
連我重度使用手機都只拿到P而已,你竟然用到PM。

算了,我剛用手機打原神打到在大吼大叫,
媽的手機上原神的操作怎麼那麼垃圾啊!



Top | Catalog | Post a reply | Magrathea | Return